巡井卡拉库里沙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从巡井车下到地面,燥热的沙漠气浪立刻包围过来。高温炙烤下,汗水从颈部、背部流下。指着眼前的单井站,温祥彬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巡检的西莎-1109井。”
8月2日17时左右,气温超过40摄氏度,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州卡拉库里地区,沙漠阳光毒辣,一丛丛枯黄的梭梭草在沙漠中顽强地生存。在戈壁上行驶几公里后,中国石油乌兹别克斯坦公司工程技术部经理温祥彬、工程师葛焱,与朱拉别克(Djurabek)等3名本地采油工到达了天然气生产井西莎-1109井。
卡拉库里天然气区块是乌兹别克斯坦公司的主力气区,分为西莎、西吉和东阿拉特3个凝析气田,有16口产气井。所产天然气组网后,进入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温祥彬戴上了口罩,葛焱则用当地生产的薄围巾包住脖子,以防被强烈的阳光晒伤。从井口到汇管区,几个人认真查看晒得发烫的几十个阀门、仪表,逐项察验约15分钟,在确定所有装置运行正常后,驱车前往下一个巡检区——西莎清管站。
“天气太热了,几天前气温超过了45摄氏度,地表56摄氏度。”温祥彬说。去年地表温度还一度超过了60摄氏度。为防止被沙漠高温灼伤,他们把夏天的巡井时间向后推到17时左右。8月2日这一天是每15天一次的清管日。清管人员在前一天傍晚将清管球装入发球桶,做好准备,凌晨4时启动发球。清管球要在约18小时内“旅行”46公里,完成对管道内积液和杂质的清理,降低管道压差,同时减少管道腐蚀。“清管完成后,清管球很难看,被黑黢黢的杂物包裹着。”入职一年的90后葛焱形容道。他们说,按公司计划,不久后随着管道气液分离工程建成投运,这项人工控制的作业将大大减少。
“对所有生产设施,我们以无人值守模式管理。”回到气区营地调控中心,温祥彬介绍道。卡拉库里气区的井场管理采用较为先进的自控系统及配套设施。目前,站场所有工艺自控数据可传输到设置在气区生活营地的调控中心。在这里,从工业电视系统的监控屏,可清晰地看到井场地面情况。处于沙漠无人区的井场,如有人或动物闯入,系统会自动报警,广播警告声音即时在井场播放。这套系统大大减少了需要配置的操作人员数量,并提高了安全保障率和生产效益。所以,目前的卡拉库里气区,在2名中方员工的带领下,仅需16名人员在岗。
自控系统运行后,工作顺畅多了。刚开始地面建设时,常有突发事件要处理。2018年夏季的一天下午,东阿拉特管线穿越铁路处受损。气区员工闻讯立刻赶到现场抢修,晚上睡在皮卡车里,一直连续作业到管线修好,已是第二天早晨,天已大亮。
在沙漠孤岛式气区营地里,中乌员工24小时以工作状态待命。中方人员每两个月倒一次班,乌方人员每两周倒一次班。“瓜果好吃,镇上的烤包子也很香!”葛焱说。但员工们更关心的是手机信号。在信号处于受限状态的营地,信号的格数是与外界社会距离远近的标志。“信号时有时无,半格就算中奖。”营地安装的卫星信号接收系统,能让他们看到中国的电视频道。
日常的工作单调忙碌,但营地里也会有有趣的事情发生。一个月前,营地内的母猫生了4只小猫崽,5只猫在食堂前抢食,会吸引营地内的人观赏好半天。要是有余力,晚饭后员工们还会在人造草坪上踢一会儿足球。
21时的日落时分,气温稍降,营地调控中心灯火通明,值班人员坚守岗位。蓝顶白墙的营地房,在霞光中逐渐变暗,与卡拉库里沙漠深处的景象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