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山下500人齐秀“功夫”
崆峒山下500人齐秀“功夫”
——2023年全国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暨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大赛启动仪式(甘肃站)侧记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柳娜/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姚志强/图 王亮亮/视频
5月17日,崆峒古镇,五月的柔风吹到500名平凉健身气功表演者的身上、脸上,随着悠扬的曲调,他们凝心聚神、柔和连贯地完成每一个动作,一会双手托天、一会一手单举、一会攥拳怒目,心随神动,云卷云舒中,划出“八段锦”“易筯经”等中国健身气功的精气神韵。极富美感的动作不断冲击着观众的视线,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2023年全国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暨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大赛启动仪式(甘肃站)在崆峒古镇举行(无人机照片)。
在2023年全国健身气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暨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系列活动大赛启动仪式(甘肃站)上,健身气功展演感染着在场观赏者。此次展演,也是本次活动的重头戏。
健身气功展示。
青春焕发的老年人是现场的一道亮丽风景。市健身气功协会的会员杨春煦今年已经80岁了,但看上去精神矍铄,步履矫健。8年前在社区广场晨练点业余练习到如今加入专业的气功队伍,杨春煦坦言健身运动已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练健身气功,越发感受到它作为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魅力,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能缓解压力过大、焦虑等情绪,对于人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帮助。”杨春煦说。
练就好体魄,提高生活质量是百姓健身的一个主要目的,“好身体才是最大的财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平凉人的共识。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健身更是成为一种张扬个性、挑战自我的途径。
来自平凉水务部门的健身气功爱好者赵喜是90后,为了在展演中有良好的表现,她练习了整整一个月的八段锦和易筯经。她说,“接触健身气功是因为母亲,她练了十几年的八段锦,整个人的状态特别好,受她的影响,我也有时会跟着她一起练习,最大的收获就是情绪更稳定了,也更乐观了,面对困难和压力也能勇于面对了。”
“我们协会来参加展演的有200多人。”市健身气功协会会长张平华说。她介绍道,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集锻炼自身形体、呼吸吐纳、心里协调各方面于一体的运动。平凉健身气功协会成立于今年3月、共有 500 多名会员,在全市培育了6个气功站点,给广大健身气功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专业和广阔的交流平台。
“大家练规范了,才能更好地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健康发展。”张平华说,协会会员将在今后进一步凸显健身气功习练引领示范作用,提升健身气功传播、推广的质量。
据介绍,协会在第五届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比赛中获得三等奖,在甘肃省第十三届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大赛暨站点联赛中获得2个集体二等奖。协会还组织协办了2023 年平凉市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平凉城区健身气功展演,派出了1支代表队参加并获得一等奖。
仿佛一夜之间,这个素以“武术之乡”“围棋之乡”闻名的城市,又因深入开展以健身气功为中心的全民健身活动而享誉四方。与会嘉宾一路所行,时时处处感受到平凉浓浓的习练健身气功的热情和氛围。
近年来,平凉全民健身事业蓬勃发展,健身气功更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运动项目之一。全市22处全健身气功站点,犹如颗颗明珠镶嵌在“养生平凉”这块充满活力与健康的沃土之上,在全民健身的曙光沐浴下熠熠生辉。
柔力球表演。
健身气功的培训,健身气功站点的成立,大型赛事的举办,使健身气功在平凉有了传承之基、弘扬之源、发展之本。2022年我市组织开展了健身气功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培训学员达到500名左右,同年成立了甘肃省健身气功中医养生推广中心(静宁县)站点。平凉市参加省第十三届健身气功技能交流展示大赛喜获佳绩。
武术《武魂神韵》。
古老功法,点亮最美夕阳红,激活年轻身姿。平凉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结合“问道崆峒•养生平凉”文化旅游品牌推介,深入挖掘整理健身气功文化资源,扎实做好传承保护和创新发展工作,推动健身气功在平凉大地成为群众喜闻乐见、广泛普及的一项体育运动,让健身气功成为文旅康养基地建设的又一靓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