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健康食油、现场体验榨油,百余名市民在油料所品科普盛宴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相关资料图)
实习生 肖羽婷
通讯员 胡志勇 张惠雯
“哇,原来花生是这样榨油的。”4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以“科普油料知识 为健康生活加油”为主题举办了第5届农科开放日科普活动,精彩的科普讲座、国家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参观、现场互动体验等一系列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活动,为百余名江城市民和小朋友带来一场科普盛宴。
科普讲座教你健康“食油”
什么是油料作物?常见的油料作物有哪些?科普讲座现场,一连串的互动问答,吸引着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他们纷纷举手抢答,自信满满。“我知道,油菜、大豆、花生、芝麻、向日葵都是油料作物。”“老师,我有补充,漂亮的红花和我们用作调物料的苏子也是油料作物。”
随后,油料所陈碧云副研究员作了题为《油料作物种质资源介绍》的讲座。他从生长习性、生物特点和产量产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油菜、花生、芝麻、蓖麻、向日葵、红花、苏子7种主要油料作物。与此同时,他还介绍了何为种质资源以及国家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中期库。据他介绍,种质资源又称遗传资源。种质是指生物体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往往存在于特定品种之中。如古老的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都属于种质资源的范围。“种质资源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陈碧云说。
了解了油料作物的相关科学知识,油料所许继取研究员作了题为《食用油营养小知识》的讲座。他向家长和小朋友强调了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据他介绍,反式脂肪酸会导致青少年肥胖,其让人长胖的能力比正常脂肪高7倍之多。反式脂肪酸还会使青少年降低记忆力,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人造奶油、人造黄油、奶精、麦淇淋、植脂末这些都是穿了马甲的反式脂肪酸,我们在平常饮食方面一定要特别注意。”许继取说。他还列举了常见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油饼、炸鸡、炸薯条、奶油蛋糕、方便面等。
关于日常食用油,许继取介绍,一个人一天食用25g油就够了。“我们家长在日常做饭中,要注意少加油,一个人一天两勺半。”许继取介绍。许研究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他经常参加科普活动,10余年来一直在做各类科普教育活动。他表示,通过科普教育活动可以提升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普素养,同时自己就是研究油脂营养,这和大众紧密相关。
现场体验榨油过程 参观资源库增长知识
国家油料作物种质资源库中期库的参观,让市民朋友大开眼界。种质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种质资源的中期保存、研究和分发利用工作,都依托于中期库。截至2022年12月31日,该资源库收集保存了7种油料作物种质资源3.7万余份。
参观时,科学家们向小朋友进一步介绍了相关知识,小朋友们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讲解,仔细学习中期库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窗口,了解了实际保存时植株的模样。“原来这些就是油料作物,刚听老师们说了,现在再来看实物,感觉学到好多知识。”湖北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学生张佳佳说。
在种植区、豆浆品尝区、榨油体验区、种质展示区等多个展区,充满了小朋友们好奇的提问和志愿者详尽的回答。种质展示区摆放着花生、油菜、芝麻、向日葵、红花、蓖麻和苏子等55种油料作物种子,大小、形状和颜色各具特色。“市面上常见的花生是红皮和粉皮,我们今天展出的除了这两个颜色,还有红白皮、白皮,让市民朋友了解花生种子的多样性。”志愿者告诉记者。
“你把花生从上面倒进去,花生米在机器里面经过压缩挤压,然后就出油了。这个是榨油的产物饼粕,花生的饼粕可以直接食用。”一台榨油机器前围着很多小朋友,他们正认真地看着花生、油菜、向日葵等油料作物如何榨出油。一个小朋友将花生从机器上方倒入机器中,一会后机器下方的出油口流出花生油,旁边的出口处黄色的饼粕不断产出。
“孩子在城里长大,跟大自然接触的较少,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她了解我们常见的食用油是如何产生的,激发她对自然的好奇心。平常我们也经常带她参加其他科普活动,很有意义。”市民朋友张先生说。
油料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指导下连续第5年举办的农科开放日油料所主场活动,旨在展现油料所在推动油料产业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让公众更好地了解油料科研工作,掌握食用油营养、健康及安全等科学知识,为健康生活加油。
(来源:极目新闻)